19丨2025美股投资计划
大家2025新年快乐!
小长假结束后,作为今年投资系列的第一篇文章,我想总结一下我的2025年投资计划。
核心理念
2025年,我将继续秉持一贯的投资理念:以合理的价格买入高质量公司并长期持有。这些公司往往具备以下特征:
行业规则制定者,具备强大的竞争壁垒
出色的商业模式和稳健的现金流
低负债水平和合理的资本支出
可预测的高增长潜力
管理层具备明智的资本配置能力
我将继续持有已经符合这些标准的公司,同时积极寻找新的投资机会。
科技行业
经过两年的观察,我发现人工智能(AI)技术的潜力确实不可估量。与曾经的元宇宙或AR/VR不同,AI技术已经被证明能够在企业和个人层面创造实际价值,且正在迅速融入各类工作流程中 - 这几乎已成为共识。
不过,目前要谈论AI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还为时尚早。因此,今年我会关注那些已经验证商业模式成熟的AI产业链公司。正如美国18-19世纪淘金热中,各路淘金者没赚多少钱,卖铲子的小商贩却赚得盆满钵满。投资亦然,AI商业化后,我或许猜不中最后的赢家,但投资那些为AI企业提供“工具”的公司一定不会差。
此外,我会特别留意“AI恐慌类”公司,这些公司因AI崛起而被市场过度担忧。例如2024年的Salesforce和Adobe。历史证明,新技术的出现总会引发极端情绪,人们经常会过度乐观或悲观。但以全球AI目前的生态,完全颠覆巨头现有商业模式短期内几乎不可能。因此,我将把这种市场情绪视为潜在机会。
同时,我会继续避免投资那些需要持续高额资本支出才能维持竞争力,或管理层不善于分配自由现金流的科技公司,除非其商业模式极具吸引力或估值极低。
绝大部分科技公司都不在我的能力圈内,所以科技行业依然不在我今年的重点投资领域内。
消费行业
作为一个接近完全竞争市场的行业,消费领域的“强者恒强”法则在2025年依旧有效。行业龙头企业始终具备绝对优势,无论是零售还是餐饮。
我认为,最具投资价值的消费企业往往具备以下三个特点:
强大的价值主张,让消费者觉得物超所值
独特的产品和服务,形成显著差异化
可复制的商业模式,支撑高效扩张
这些企业往往会在消费者心中留下诸如此类的印象:“商品质量好还便宜,不知不觉就买了一大车”;“服务总是一流,哪怕不买东西也能感受到满满情绪价值”;“配送特别快,下单后第二天就能送到”。基于这些牢固的品牌认知,哪怕偶尔出现负面体验,也难以撼动这些企业的市场地位。
其他思考:
利率环境:即便美联储已开启降息,2025年可能依然维持高利率环境。2010-2020的宽松时代或一去不复返,取而代之的是相对紧缩的投资环境,并或许会在未来几年成为常态
房地产市场:高利率环境将持续抑制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吸引力。我不认为拐点会来得那么快,这些企业过去积累的高额债务问题会在近几年逐渐显现
政策影响:特朗普执政,按他过去的风格受益行业可能包括传统制造业、银行、保险、投资机构、传统能源和农业。但需注意,这是一个非常粗糙的预测。首先,经济理论与实际往往相差甚远;其次,过去的政策不代表将来依旧会被实施
需求:需求依旧是公司发展的引擎。目前我没有看到2025年美国消费需求将显著萎缩的迹象
市场的位置:我不会担心市场处于历史高位。价值投资者的“锚”是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估值,而不是股价在图表上的相对位置。只要企业盈利持续增长,股价长期上涨趋势就不会改变。目前我没有看到太多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负面因素。唯一问题是部分科技公司的估值已经过高,未来好几年的盈利已被透支。这些公司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、电动车和加密货币行业。我不认为这种现象会持续下去
总结
总体而言,我对2025年的美股市场保持乐观态度。新的一年,对自己还是这三点要求:
以价值为导向 - 亘古不变
严于律己 - 行为上规范,情绪上克制
积极进取 - 持续拓宽能力圈,寻找新机会
希望2025年,我们都能收获满意的投资成绩!新年新气象,祝大家投资顺利!
——— 2025年1月5日 飞机上